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藥學部主管藥師 時瀟麗 主任藥師 沈杰 失眠屬中醫“不寐”范疇,多由情志不調、飲食不節、勞逸失調、久病體虛等引起。根據臨床癥狀,失眠可分為肝火擾心證、痰熱擾心證、心脾兩虛證、心腎不交證和心膽氣虛證,分別以龍膽瀉肝湯加減、黃連溫膽湯加減、歸脾湯加減、六味地黃丸合交泰丸加減以及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加減為治療代表方劑。茯苓類藥材藥食同源,安全性較高,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失眠的處方中,如黃連溫膽湯中有茯苓,歸脾湯中有茯神,六味地黃丸中有茯苓,而安神定志丸同時用到了茯苓和茯神。 茯苓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人們多于7—9月采挖茯苓。茯苓以皮薄、色白、質重者為佳。市場上的茯苓主要以人工栽培為主,以安徽、浙江等省產量較大。 茯苓的加工方法一般有兩種:一是將茯苓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發汗”(使水分析出),攤開晾至表面干燥,再“發汗”,反復數次至出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二是將鮮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陰干。 入藥部位不同 功效有異 中醫認為,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可用于治療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病癥。茯苓的入藥部位不同,功效也有差異。 白茯苓:茯苓菌核內部的白色部分,即為白茯苓。本品長于健脾滲濕,主治小便不利、水腫、痰飲以及脾虛泄瀉等病癥。 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即為茯苓皮。本品長于利水消腫,主治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癥。 赤茯苓:茯苓菌核外皮下的赤色部分,即為赤茯苓。本品長于滲利濕熱,主治濕熱下注引起的小便淋瀝澀痛,以及心火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瘡等病癥。 茯神:茯苓菌核中間天然抱有松根(即“茯神木”)的白色部分,即為茯神。本品長于寧心安神,主治心悸、失眠等病癥。 治失眠 選白茯苓還是茯神 白茯苓和茯神是常出現在治療失眠方劑中的兩味中藥。研究人員對《中醫方劑大辭典》中207首治療失眠的方劑進行分析發現,白茯苓的使用頻次高于茯神。茯苓類中藥所含的多糖類和三萜類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茯苓多糖的含量約占茯苓菌核干質量的70%~90%,其具有一定的鎮靜催眠作用。由此推測,白茯苓和茯神中多糖含量、多糖的單糖組成和比例等差異是造成兩者治療失眠功效差異的原因之一。目前認為,在茯苓不同的入藥部位中,茯神寧心安神的作用最強,白茯苓除具有健脾寧心的功效外,還能利水滲濕。因此,選用白茯苓或茯神,需要辨證論治。 朱砂拌衣 中病即止 朱砂拌衣是將藥物表面用水潤濕,再粘上朱砂細粉或水飛朱砂的一種傳統炮制方法,其目的在于增強藥物的寧心安神作用。臨床常見的朱茯苓、朱茯神即是茯苓、茯神經朱砂拌衣后制得。朱砂的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有鎮驚安神、明目解毒等功效。朱砂有一定毒性,若長期用藥,朱砂中所含的重金屬元素汞易在人體內蓄積,引起中毒反應。所以應合理使用,中病即止,或在藥方中與黃連、甘草、郁金、姜黃等配伍,以增效減毒。 使用茯苓 有禁忌 茯苓雖然藥性平和,安全性高,但也有一定的使用禁忌。醫家張元素指出,“如小便利或數,服之則損人目。如汗多入服之,損元氣”?!侗静萁浭琛诽峒啊安∪四I虛,小水自利或不禁或虛寒精清滑,皆不得服”。茯苓有利水功效,大劑量服用會導致小便次數增多,耗傷人體津液和元氣,因此本就腎虛多尿、虛寒滑精、津傷口干的患者應慎用茯苓。另外,茯苓中淀粉含量較高,嚴格控制淀粉攝入的糖尿病患者要謹慎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