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高艷坤
受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不便外出就醫人數增多、家庭照料者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居民要求提供家庭病床服務的呼聲越來越高。作為我國老齡化程度較深的城市之一,廣東省廣州市早在2002年便啟動家庭病床服務試點。經過20余年的發展,該市越秀區跑出了加速度,開設的家庭病床數量連年超過全市總量的半數,有效滿足了居民需求。
滿足越來越大的服務需求
每天一大早,越秀區六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家庭病床科負責人梁春銘便背起出診箱,行走在曲折的小巷和高高矮矮的樓棟中,為家庭病床患者入戶服務。六榕街道面積不大,只有2平方公里左右。通常,梁春銘只需步行幾分鐘就能到達居民家中;去遠一點的居民家,她就騎個共享單車,不出15分鐘也能到達。
對梁春銘而言,這是她15年如一日風雨無阻的日常。2002年,廣州市在4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始試水,六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便是其中之一。為進一步保障家庭病床服務,該中心在2004年成立家庭病床科。2008年,梁春銘從住院部轉到家庭病床科,開始參與家庭病床服務工作。
梁春銘說,那時家庭病床科工作量少,醫務人員收入自然也不高,“我既是醫生又是黨員,服從安排,為行動不便的患者上門服務是應該的”。至于接下來自己會面臨什么情況等,她沒有多想。
在距離六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公里外的越秀區珠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馬桂禮的情況與梁春銘有些相似。在馬桂禮看來,自己的職責就是為簽約對象提供全面、連續、便捷的醫療服務,其中自然也包括居家服務。
盡管日常工作已經安排得滿滿當當,馬桂禮還是堅持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時間入戶服務?!拔液秃灱s對象在多年相處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愿意在老朋友需要時,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瘪R桂禮說。
越秀區是廣州市區域面積最小、人口密度最高的中心老城區。全區面積有33.8平方公里,60歲以上老年人約有33.4萬名,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8.4%。從開展家庭病床服務的角度說,這種環境是得天獨厚的。
近年來,越秀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對家庭病床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全區每年開設的家庭病床都超過3000張,最高時達到5000張。居住在六榕街道的老人有2萬名左右。今年以來,六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的家庭病床已超過500張。
不斷完善激勵補償機制
隨著時間的推移,梁春銘發現,醫務人員對家庭病床服務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在六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不少醫務人員主動提出到家庭病床科工作。
大家態度的變化,在于看到了家庭病床服務發展的空間和希望,更直接的原因是不斷完善的激勵和補償機制。
近年來,廣州市不斷完善對家庭病床服務的財政補償機制,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家庭病床服務。越秀區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黃甫初介紹,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鄉鎮衛生院每建立一張家庭病床,市、區財政按73元/床的標準給予補助;醫生每出診、巡診一次,分別補助15元、13元;護士每出診、巡診一次,分別補助25元、23元。
今年,越秀區將“增加基層醫療服務供給”納入十件民生實事,要求全區18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開展家庭病床和出診巡診服務,建床量同比增加15%以上。
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努力統籌內部資源,支持家庭病床服務發展。珠光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鼓勵所有家庭醫生開展家庭病床服務,該中心原主任陳科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作為管理者,不能只吹沖鋒號而不肯發彈藥?!标惪平榻B,提供家庭病床服務較多的醫生年收入明顯增加,專職護士的收入也比普通門診護士平均高出10%~20%。
3年前,湯少娟從六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部調整到家庭病床科任專職護士。湯少娟坦言,過去在病房,服務對象是集中收治的住院患者,隨時可能有人發生病情變化,而居家患者病情則相對穩定,她的精神壓力也較過去變小了。她告訴記者,中心為家庭病床專職醫護人員購買了出行意外險和醫護特定意外險,使大家可以更加安心地工作。
融入醫養結合服務
通過多年發展,現在越秀區的家庭病床服務已不僅僅局限在家庭。2022年,越秀區政府主導建立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核心、養老機構為補充的醫養結合服務模式。目前,越秀區28家養老院、1個區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18個街道頤康中心和14個護理站均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在養老院提供家庭病床服務。
2022年4月,93歲的談叔因腦卒中導致右側肢體癱瘓。經住院治療,他在病情穩定后住進了養老院,可后續的康復治療該怎么解決?了解到在養老院可獲得家庭病床服務后,談叔的兒子與梁春銘取得聯系。六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即刻為談叔建床,并制訂了周密的家居康復治療護理計劃。
“你們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不然我實在想不出什么別的辦法?!闭勈宓膬鹤诱f。原來,他的母親已經去世,自己又因工作不能長期照顧父親。
這一模式同樣豐富了養老機構的服務內涵,越秀區轄區內養老機構目前都會為有需要的老年人介紹院內家庭病床服務?!盎貞夏耆诵枨?,目前我們能夠入戶開展的服務項目越來越豐富了?!绷捍恒懻f,最初入戶只能開展幾項基礎的診療項目,現在,廣州市已將包括針灸、推拿等中醫適宜技術在內的23項服務納入家庭病床服務項目,醫保統籌支付比例超過80%,大大提升了居民的獲得感。
開展家庭病床服務,極大提升了相關人群的生活質量和就醫體驗。但不可回避的是,在進一步推進家庭病床服務的路上,依然面臨一些困境。例如,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指出,居家診療和護理收費標準與醫務人員付出尚不對等。采訪中,相關人員一致提出,建議科學確定居家診療和護理項目收費標準,或合理調整出診、巡診收費標準,更好體現醫務人員勞務技術價值,推動家庭病床服務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网站公司,夫妇当面交换着做完整版电影,前后两根同时撑满玩弄双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