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蔡昭璐 李瑞香 關鳳筠 唐詩楊 特約記者 朱琳 走進廣東省江門市江海區江南街道仁美社區,一排彩色房子映入眼簾。再穿過一條整潔的馬路,綠樹成蔭的下沙公園里回蕩著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三三兩兩的老年人坐在石凳上話家常?!斑@是社區實行老舊小區和棚戶區改造后的成果?!比拭郎鐓^主任趙煥媚說。 日前,江南街道仁美社區掛牌成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這是江海區繼禮樂街道威東村后第二個獲此榮譽的社區。近年來,江海區圍繞老年人的居住環境、日常出行、健康服務、養老服務、社會參與、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 “社區就是老年人的家” 禮樂街道威東村是江海區第一個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該村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比達18.8%。威東村以打造“樂齡威東,原居頤養”為目標,構建“1﹢N﹢X”嵌入式養老服務體系,即1套優化養老服務場所、N類多樣化社區老年人服務、X項特色老年人服務,推動社區為老服務更精細、更多元、更貼心。 威東村村委會主任甘春英說,村委會對村內公共空間、道路進行適老化改造,添置老年人康樂設施,升級長幼活動中心;以“長者生日會﹢重陽敬老宴”為老年人搭建溝通交流的平臺,增添晚年生活的樂趣;成立老年人文體團隊,開設長者智能手機學習班,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江海區趁熱打鐵,將威東村的經驗在全區推廣,引領城鄉社區不斷推進為老服務的軟硬件建設。硬件方面,江海區將占地面積約5.3萬平方米(約80畝)的下沙棚戶區改造為下沙公園;積極實施老舊小區改造,讓老城換新顏;推進燃氣入戶工程,把天然氣接到老年人家中,消除老年人居家用氣安全隱患。 軟件方面,仁美社區開創“同心園·積分﹢”長者服務,通過積分激勵機制為老年人搭建鄰里互助平臺,提高長者對自我價值的認可度,為晚年生活增添色彩。社區還打造特色品牌項目“七彩橋”,凝聚各方力量關愛老年人?!吧鐓^就是老年人的家,我們通過‘七彩橋’品牌組織親子家庭慰問困難老年人,活動至今已延續13個年頭,既為老年人送上了暖心的關懷,也營造了濃厚的敬老愛老氛圍?!壁w煥媚說。 這個夢變得觸手可及 對于孤寡、殘疾、貧困老人而言,安享晚年似乎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如今,江海區正在讓這個夢變得觸手可及。 近年來,江海區不斷完善幫扶機制,加強網格化管理,由網格員對轄區特殊老年群體進行摸排,重點排查基本情況和健康狀況,建立關愛服務臺賬,分級分類落實精細化管理服務,提供貼心的為老服務。 禮樂街道中福社區專職網格員在網格人口信息核查中,發現87歲的梁爺爺有上門服務需求。梁爺爺5年前因中風一側身體癱瘓,生活只能半自理。由于兒子在外工作,老伴年紀也大了,多年來他一直沒能進行健康檢查。得知情況后,網格員聯系醫護人員上門為梁爺爺體檢,梁爺爺夫婦十分感動。 “關愛孤寡老人,關注弱勢群體,是我們的義務?!倍Y樂街道中福社區網格員鄧開結說,會繼續做好服務,為特殊人群紓困解憂,讓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養。 為守護好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特殊老年群體的健康,江海區各街道定期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各村(社區)積極聯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社區老年人定期開展健康體檢、慢性病隨訪、失能老年人評估和醫養結合服務;通過家庭醫生簽約,提供個性化的醫療保健服務包;面向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溫馨便捷的送醫上門服務,讓醫養結合助力老有所醫。 服務保障網格化 在新冠感染高峰期間,江海區增設發熱診室和發熱便民診療站,各社區和網格主動配備指夾式血氧儀,每天由網格員為重點關注的老年人檢測血氧,貼心守護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江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采取網格化服務保障模式,由社區網格員、家庭醫生通過短信推送、電話問詢、視頻互動、上門探訪等方式動態跟蹤老年人健康狀況,落實臺賬式管理,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外海街道成立以包片村干部、網格員、年輕黨員為主要成員的暖心服務志愿團隊,對轄區老年人進行入戶走訪,了解困難和需求,為有需要的群眾提供送藥上門、生活物資代購等服務。 針對就醫買藥難等問題,禮樂街道開展“送藥上門”“共享藥箱”等服務,為轄區特殊老年群體定制“江海區標準藥包”并送藥上門。 此外,禮樂街道通過網格事件閉環處置體系、網格微信群、電話入戶、開通服務熱線等方式,把高齡獨居老人、失能失智人員和殘障人士等特殊困難群體保障工作做實做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