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姚常房)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3部門聯合制定的《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和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4部門聯合制定的《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發布。 《健康中國行動—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要求,到2030年,癌癥防治體系進一步完善,危險因素綜合防控、癌癥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顯著增強,規范診療水平穩步提升,癌癥發病率、死亡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達到46.6%,患者疾病負擔得到有效控制。 據介紹,癌癥防治行動實施方案具有三個特點:一是強調多部門協作和社會參與,推動建立多元化的資金籌措機制,集中各方力量為推進癌癥防治提供支持和保障,動員全社會支持和參與癌癥防治工作。 二是注重關口前移,聚焦健康全過程,明確提出完善國家—省—地市—縣四級癌癥防治網絡和腫瘤診療質控管理體系;開展全民健康促進,減少致癌相關感染,完善并推廣重點癌癥早診早治指南,進一步提高早期篩查和早診早治能力。 三是創新癌癥防治工作模式,加強醫防融合,強化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在宣傳教育、健康咨詢及指導、高危人群篩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溝通協作。 《健康中國行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2023—2030年)》要求,到2030年,建立覆蓋全國的心腦血管疾病綜合防控和早診早治體系;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質量進一步改善,人民群眾心腦血管相關健康素養顯著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技術取得較大突破;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及危險因素水平上升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萬以下。 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行動實施方案也有三個特點:一是進一步強化政府、部門、社會、個人四方責任,推動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動員社會、全民參與的綜合防控機制,從源頭入手,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二是注重關口前移,堅持預防為主,聚焦健康全過程。進一步加強慢性病風險因素控制,完善從心腦血管疾病預防、高危人群篩查到早期診斷、規范化治療以及康復服務的一體化全流程管理。 三是創新心腦血管疾病同防同治路徑,著力探索拓展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服務范圍,加大早診早治力度,持續推進心腦血管疾病早期篩查與綜合干預工作;同時,建立更加緊密的醫療機構、疾控機構合作模式,進一步提升心腦血管疾病防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