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約記者 龍利蓉 張立斌)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陳剛教授團隊聯合四川大學等單位科研人員,研發了一種具有智能脲酶響應性抗生素釋放功能的親水性潤滑劑涂層。該涂層利用細菌增殖產生的脲酶作為觸發信號,可實現按需釋放抗菌藥物,從而預防輸尿管支架相關并發癥。該研究論文于不久前發表在《尖端功能材料》上。 據介紹,輸尿管支架長期留置會導致感染、結痂、輸尿管黏膜損傷等并發癥,并可能導致輸尿管梗阻、腎功能不全,甚至腎衰竭,進而嚴重地損害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輸尿管支架引起的感染和結痂常常是相互關聯的。據相關文獻,短期應用輸尿管支架的病例中,10%至50%的患者在支架植入后1周會出現尿路感染,而長期(超過30天)留置輸尿管支架的患者感染發生率接近100%。感染后產生的細菌生物膜可促進晶體沉淀,導致結痂。 此次研發的這種具有智能脲酶響應性抗生素釋放功能的親水性潤滑劑涂層利用細菌增殖產生的脲酶作為觸發信號,可實現按需釋放抗菌藥物。研究結果顯示,運用該涂層表面改性的輸尿管支架,在豬模型中實現了長期抑制感染性結痂的功能,可以有效預防輸尿管支架相關感染等并發癥。